"张女士签完拆迁协议三个月后,发现邻居家多拿了2套房!"
这不是段子,而是北京某拆迁区的真实案例。
当推土机开到家门口,90%的人都会犯这3个致命错误:急着签字、轻信口头承诺、误把拆迁办当"自家人"。今天用6个真实案例,教你守住祖宅和钱袋子的法律底线。
律师解读
一、补偿标准谁说了算?90%的拆迁户都搞反了
2021年杭州某城中村改造,王大爷拿着政府公布的"基准价"签字,三个月后发现隔壁地块补偿标准高出30%。为什么?
法律真相:
法律明确规定补偿不得低于 "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类似房地产市场价格"。
秘密武器: 登录当地自然资源局官网,查询最新基准地价+周边二手房成交价。
警惕"打包价"陷阱:房屋、装修、搬迁费、过渡费必须分项计算。
二、这3种拆迁公告,不公开就是违法!
1、突然收到评估单却没见过公告
2、只在村委会贴过A4纸通知
3、补偿方案写着"最终解释权归征收方"
避坑指南:
法定公示三件套
征收决定公告(附补偿方案)
房屋调查登记结果
分户评估报告
取证技巧:
拍摄公示栏时,务必用手机自带相机(显示时间地点),拍下全景+特写。
三、评估报告里的"猫腻"
时点陷阱: 报告日期是否在征收决定公告日之后
面积魔术: 阁楼、地下室是否按100%计算?
装修障眼法: 800元/㎡的实木地板被写成"普通装修"
加权系数: 容积率修正是否吃掉你的楼层差价
实战案例:
上海刘先生发现评估公司未实地测量,法院判决重新评估后补偿增加87万元。
四、签字前必须做的3件事,律师绝不会告诉拆迁办
查征收批文:
省级政府征地批文编号
建设项目是否在"征地红线图"范围内
留证据链:
房屋现状视频拍摄技巧(从路口到家门连续拍摄)
贵重物品清单公证(哪些物品必须登记)
谈判底牌:
补偿款计算公式(附自动计算表格)
要求提供"补偿资金到位证明"
五、遭遇强拆怎么办?记住这组救命时间点
关键时刻:
强拆预警期: 收到《限期拆除通知书》后,立即申请复议/诉讼(冻结强拆程序)。
强拆进行时: 拍摄视频必须拍到执法人员面部+车牌号(教学隐蔽拍摄技巧)。
强拆后24小时: 带着现场视频直奔公证处(证据保全操作指南)。
六、这些"签字陷阱"正在吞噬你的补偿款
高危条款识别:
"空白协议":补偿金额处画横线
"打包价":不区分房屋价值与奖励金
"违约责任":仅约束被拆迁人条款
"安置房暂定价":不写楼盘名称和户型
避坑口诀:
"三不签"原则——不见正式批文不签、不给协议副本不签、不明确付款时间不签。
有法律问题为节省您的时间,建议您拨打我们的免费律师服务热线:138-1029-1697 与专业律师及时沟通,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邮箱:
电话: 138-1029-1697
地址: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